中新经纬9月5日电 题:集中供地下,百强房企投资呈现“固化”苗头
作者 丁祖昱 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
三季度已过半,房企拿地积极性尚未被调动,截至8月末,部分房企从2022年以来至今都没有拿地,销售TOP21-30强房企拿地收缩最为显著。
显然,不拿地、甚至少拿地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业绩增量,新增土储过少,有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房可卖,最终影响市场份额。
8月,按照出让规划,集中供地迎来短暂的供地“间歇期”,这也间接影响了房企投资力度。整体看,房地产行业拿地依旧低迷,百强房企投资金额仍有83%集中于重点22城,房企投资逐渐显现“固化”趋势。
土储资源进一步向头部房企聚集
集中供地迎来“间歇期”后,8月土地成交量价齐跌。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全国300城的经营性土地8月总成交建筑面积为793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7.6%,同比降幅收窄至35.1%。
聚焦销售TOP50强房企,单月拿地金额不足700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48%和49%,与2021年投资高峰相比下降了88%。
销售50强中仅两成房企有土储入账,其中拿地金额超过50亿元的房企不足10%。
细数拿地房企,投资较多的仍然以规模化国企、央企为主,比如中海、华润、保利和招商等,其中华润连续两个月拿地金额超百亿元,1-8月,华润以1790亿元土储货值位列1-8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货值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