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之窗!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文都教育:2023考研英语(一)大纲变化比对分析

文都教育:2023考研英语(一)大纲变化比对分析

2023年考研英语大纲已经发布,文都教育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考研英语(一)大纲及相关解析,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与2022年考研英语(一)大纲比对,2023年考研英语(一)大纲中的考查目标、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的变化体现在以下7处。

内容

2022年大纲

2023年大纲

大纲变化

1

Ⅱ 考查目标

 

语言知识

1。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本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能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2。词汇

考生应能掌握5500个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附表中的内容详见附录12)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英语语言的演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动态发展过程,它受到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这意味着需要对本大纲词汇表不断进行研究和定期的修订。

此外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是为非英语专业考生设置的。考虑到交际的需要考生还应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

语言知识

考生应掌握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并能在特定情境下的语言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

1。词汇

考生应掌握5500个左右的单词及相关附表中的内容见附录1)

附录1的词汇表仅包含单词的基本词形,未包含单词的读音词性、意义和形态变化等,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同时考生应掌握单词的习惯用法包括搭配、固定表达等并掌握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如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

此外考生还应掌握转化、合成等英语构词法能根据常用的前缀和后缀见附录2)进行单词的派生掌握常见的缩写词见附录2)

英语试卷中出现超出词汇表及相关附表的单词时,不会给出中文注释但会严格控制此类单词的数量。

2。语法、语篇、语用

语法知识指词、词组、分句、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类别、构成和功能等语篇知识指书面和口头语篇的组织结构及上下文的衔接和连贯语用知识指特定语言运用情境中的言语功能、话语规范及语体、修辞等表达形式。

本大纲不列出语法、语篇、语用知识的具体项目考生应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提高准确性、丰富性和得体性能熟练运用于具体语境有效把握和传递信息实现特定交际意图。

1。增加了总的概括要求。

2。考查目标从“语法知识、词汇”变为“词汇、语法、语篇、语用”。

3。要求更具体。

4。注明会严格控制超纲单词的数量。

 

2

Ⅱ 考查目标

 

语言技能

1。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资料、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比较不同观点。

2。写作

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

1)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

2)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

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

4)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域

语言技能

考生应掌握理解英语话语意义的能力包括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运用英语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英语考试重点考查阅读和写作两种技能。

1。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多种话题、多种类型的语言较复杂的文字材料。话题包括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历史、文化等,类型包括新闻、评

见附 论、报告、论文、专著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1)概括主旨要义;

2)理解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词组的含义

4)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

5)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6)理解文章结构和上下文逻辑关系;

7)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

8)比较文中事实、观点、态度等的异同。

2。写作

考生应能写多种类型的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并能写不同功能的文章包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做到

1)内容切中题意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据任务需求选择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3)语言表达规范,用词准确,语法、拼写、标点正确;

4)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连贯合乎逻辑

5)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语体。

1。增加了总的概括要求。

2。阅读部分,去掉了“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这一规定。

3。阅读部分,给出了具体的阅读话题和类型。

4。阅读部分,由“推测生词的词义”变为“推断单词和词组的含义”

5。阅读部分,由“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比较不同观点”变为“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比较文中事实、观点、态度等的异同”。

6。写作部分,提及的应用文写作的类型由“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变为“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议论性”改为“论述性”。

7。写作部分,新增写作技能“内容切中题意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据任务需求选择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表达规范,用词准确;层次清晰,合乎逻辑”。

3

Ⅲ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

试题分三部分52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使用恰当的衔接手段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在一篇240~280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20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总长度为1600~1700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B(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结构、上下文逻辑关系以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本节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备选题型有

1)在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重新排序其中有 2~3 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500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人文章的空白处。

C(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画线部分150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第三部分  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A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 100 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共10分。

B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20分。

考试内容

试题分三部分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52小题。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20小题每题0.5 分,共10分。

在一篇约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填入空白使填补后的文章语句通顺、意义连贯。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题260分。

A(20小题):考查考生概括主旨要义、理解具体信息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文章的内容总长度为1600~1700,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B(5小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结构、上下文逻辑关系以及概括、比较等能力。本节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备选题型包括

1)在一篇500~600词的文章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文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的5项填人空白使填补后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连贯、合乎逻辑。

2)一篇500~600词的文章的段落顺序已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上下文逻辑关系将所列段落(7~8按正确顺序排列其中 2~3 个段落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500~6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7个小标题或概括句,要求考生从这7个选项中为文中5个指定的语段分别选出最佳的小标题或概括句。

C(5小题):考查考生理解语篇中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语句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要求考生将一篇约400词的文章中的5个画线部分共约150译成汉语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第三部分  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小题30分。

A(1小题):要求考生根据规定情景写一篇约100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文类型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共10分。

B(1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一篇160~200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短文。提示信息的形式为文字、图画、图表等。20分。

1。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由“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使用恰当的衔接手段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变为“该部分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2。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由“240~280”变为“约280词”。

3。 阅读理解部分A节,由“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变为“考查考生概括主旨要义、理解具体信息

4。 阅读理解部分B节,新增了考查“概括、比较等能力”。

5。 阅读理解B节备选题型部分,第三种题型由“约500词、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变为“500~600词、7个小标题或概括句”。

6。 阅读理解C节,由“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变为“考查考生理解语篇中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语句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

7。 写作部分A节,提及的应用性短文类型由“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变为“包括书信、通知、告示、纪要”。

8。 写作部分B节,由“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变为“提示信息的形式为文字、图画、图表等”。

 

4

Ⅲ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三)试卷结构

1。英语知识运用

1篇文章240~280词)

测试要点:词汇、语法和结构

阅读

2。阅读理解

A测试要点: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

B测试要点:理解文章结构、上下文逻辑关系,概括文章内容

C测试要点: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

3。写作

A测试要点:写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

B

为考生提供的信息: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

测试要点:写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议论性文章

(三)试卷结构

1。英语知识运用

1篇文章(约280词)

考查要点:综合运用语言知识

2。阅读理解

A考查要点:概括主旨要义、理解具体信息,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等

B考查要点:理解文章结构、上下文逻辑关系以及概括、比较等

C考查要点:理解语篇中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语句并将其译成汉语

3。写作

A考查要点:写书信、通知、告示、纪要等

B

为考生提供的信息:文字、图画、图表等

考查要点:写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章

 

2023年大纲在“为考生提供的信息”和“考查要点”这两处有变化。具体见左侧两栏。

5

IV 题型示例、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题型示例阅读理解Part B部分有4sample

题型示例写作A节示例为书信内容。

题型示例写作B节示例只有一种,为图画作文

题型示例阅读理解Part B部分有3sample

题型示例写作A节示例为针对要求写回复内容。

题型示例写作B节示例有3种,其中一种为图画作文,另外两种分别为论述性作文和图表作文。

 

1.2023年大纲Part B部分第三个sample题型融合了2022年第三个和第四个sample题型。

2。题型示例写作A节示例类型变化。

3。题型示例写作B增加两种示例,分别为论述性作文和图表作文。

6

IV 题型示例、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写作

(一)评分原则和方法

1)一般评分标准适用于AB两节。但根据两节不同的考查要点,评分时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A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信息点的覆盖、内容的组织、语言的准确性、格式与语域的恰当。对语法结构和词汇多样性的要求将根据试题做调整。允许在作文中使用提示语中出现过的个别关键词或词组,但使用提示语中出现过的句子将被扣分。

B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内容的完整性、文章的组织连贯性、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多样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按该档次的要求来给分。在评B节作文时,评分人员在档内有1~3分的调节分。

写作

(一)评分原则和方法

1)一般评分标准适用于AB两节。但根据两节不同的考查要点,评分时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A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内容要点的覆盖、文章的组织连贯性、语言的准确性、文体格式和语体的恰当性。对语法结构和词汇多样性的要求将根据试题做调整。

B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在于内容要点的覆盖和阐述、文章的组织连贯性、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多样性及语言的准确性。

允许在作文中使用指导语或提示信息中的个别关键词语,但使用其中部分或整个语句的,将被酌情扣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按该档次的要求来给分。

1.A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对于内容要点及组织、格式和语体的语言阐述有变。

2.B节作文的评分重点对于内容要点的阐述有变。

3。关于使用指导语,2022年大纲只在A节中出现,2023年大纲AB节皆适用,且要求有不同。2023年大纲更严格,限制使用指导语或提示信息中的部分或整个语句。
4.2023
年大纲中删除2022年大纲中的“
在评B节作文时,评分人员在档内有1~3分的调节分。

 

7

IV 题型示例、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二)一般评分标准

(二)一般评分标准

 

第五档
A

9
~10分)

B

17~20分)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

·使用了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自然流畅,基本上没有语法错误;

·有效地采用了多种衔接手法,文字连贯,层次清晰;

·格式与语域恰当贴切。

对目标读者完全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第五档
A

9
~10分)

B

17~20分)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并有效阐述所有内容要点;

·使用了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法结构和词汇准确,错误极少;

·有效地使用了多种衔接手段,内容连贯、流畅,层次清晰;

·文体格式和语体恰当贴切。

对目标读者完全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2023年大纲评分标准第五档和第四档较2022年大纲评分标准第五档和第四档更具体,表述更精确。第三档、第二档、第一档只是格式与语域变为了格式和语体,其余无变化。零档无变化。

 

 

 

 

 

 

 

 

 

 

 

 

 

 

 

 

 

 

 

 

 

 

 

 

 

 

 

 

 

 

 

 

 

 

 

 

 

 

 

 

 

 

 

 

 

 

 

 

 

 

 

 

 

 

 

 

 

 

 

 

 

 

 

 

 

 

 

 

 

 

 

 

 

 

 

 

 

 

 

 

 

 

 

 

 

 

 

 

 

 

 

 

 

 

 

 

 

 

 

 

 

 

 

第四档
A

7
~8分)

B

13~16分)

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允许漏掉一两个次重点;

·使用了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基本准确,只有在试图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时才有个别错误;

·采用了一些适当的衔接手法,层次较清晰,组织较严密;

·格式与语域较恰当。

对目标读者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第四档
A

7
~8分)

B

13~16分)

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少数要点未能有效阐述;

·使用了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基本准确,只有在试图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时才有个别错误;

·比较有效地使用了一些衔接手段,内容较连贯,层次较清晰;

·文体格式和语体较恰当。

对目标读者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档
A

5
~6分)

B

9~12分)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包含多数内容要点;

·语法结构和词汇基本满足任务的需求;

·存在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错误,但基本不影响理解;

·使用了简单的衔接手段,内容基本连贯,层次基本清晰;

·格式与语域基本合理。

对目标读者基本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档
A

5
~6分)

B

9~12分)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包含多数内容要点;

·语法结构和词汇基本满足任务的需求;

·存在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错误,但基本不影响理解;

·使用了简单的衔接手段,内容基本连贯,层次基本清晰;

·文体格式和语体基本合理。

对目标读者基本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档
A

3
~4分)

B

5~8分)

未能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漏掉或未能有效阐述一些内容要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有限;

·存在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错误,影响理解;

·未采用必要的衔接手段,内容缺乏连贯性;

·格式与语域不恰当。

未能清楚地把信息传达给读者。

第二档
A

3
~4分)

B

5~8分)

未能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漏掉或未能有效阐述一些内容要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有限;

·存在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错误,影响理解;

·未采用必要的衔接手段,内容缺乏连贯性;

·文体格式和语体不恰当。

未能清楚地把信息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
A

1
~2分)

B

1~4分)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写了许多不相关的内容;

·语法结构很单调,词汇很有限;

·语言错误很多,内容很难理解;

·未使用任何衔接手段,内容不连贯,缺少组织、分段;

·无格式与语域概念。

未能把信息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
A

1
~2分)

B

1~4分)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写了许多不相关的内容;

·语法结构很单调,词汇很有限;

·语言错误很多,内容很难理解;

·未使用任何衔接手段,内容不连贯,缺少组织、分段;

·无文体格式和语体概念。

未能把信息传达给读者。

零档

0分)

所传达的信息或所用语言太少,无法评价;内容与要求无关或无法辨认。

零档

0分)

所传达的信息或所用语言太少,无法评价;内容与要求无关或无法辨认。

附录变化另见文档。

考研大纲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上海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富裕不教德:财富如何让孩子从特权到开盒文 | 雾满拦江3月20日周四19:30,老雾直播如约而至。本期直播主题:韩星金赛纶自杀+欠7亿债务:谁该为这场悲剧买单?老雾在直播间等你!不见不散~点击下方即可预约哦。有位妻子,在网上吐槽家里男人。引[全文]
    2025-03-21 05:02
  • 据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三十一次全体会议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丁薛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历[全文]
    2025-03-20 03:33
  • 2024年即将要落下帷幕,各地学校教学工作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预计元旦左右将会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元旦结束后进行复习以及期末考试,根据全国各地教育厅、教育局的统筹安排,2024年-2025年秋季学期寒假放假方案已经陆续确定,所以各位学生和家长[全文]
    2024-12-22 04:18
  • 全文长 3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又到了“期末季”,很多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复习效率低下,看着孩子的样子自己着急得不行。选用哪支铅笔纠结了n分钟,看题目看了n分钟,中途削铅笔削了n分钟,写错的地方用橡皮擦了n分钟,中间发呆又耗掉n分钟.[全文]
    2024-12-14 03:4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上海之窗 sh.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