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设计和生产高性能激光器芯片,研发并拥有14项知识产权。”江西杰创半导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边际高兴地说,杰创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数据中心、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检测和无人驾驶等产业。
杰创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晶圆切割后芯片外观情况。
鼎华芯泰技术人员正在检查陶瓷基板线路铜箔均匀性。
“江西省南城县精心谋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不断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重点打造,园区现有电子信息高技术企业38家,其中鼎华芯泰公司生产出全球最薄的IC载板和纸质天线,快速提升了此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杰创半导体公司研究的光通讯VCSEL芯片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南城县工业园区主任刘春华介绍说,2023年园区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实现57.4亿元,同比增长11.46%。
南城县县委书记彭银贵说,南城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推出新举措、取得新进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行业,规模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南城县据此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引入产业链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国家级创新载体2个;引进光通讯VCSEL芯片、纸质天线、AI机器视觉等一批处于国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国产替代的科技创新项目。目前,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企业51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8.02亿元,同比增长23%,规上企业产业集聚度达到70.82%。
我国县域经济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变革期和加速期,亟须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南城县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积极成果,为加快赋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2023年,南城县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3.35亿元,同比增长65.9%。其中,线路板、芯片制造、智能终端等分别完成产值8亿元、3.5亿元和7.18亿元,分别增长34.3%、638.57%和397.73%,共占全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比重的80%。
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科研经费投入。南城县科技创新专项预算经费从2023年的1500万元提升到2024年的2460万元,同比增长64%。今年1至4月,全县共12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金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92.6%。2023年电子信息工业企业上报研发经费投入共计1.008亿元,同比增长91.4%,是全社会研发投入预测强度1.78%的1.33倍;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所得税减免4967万元,全额用于企业研发再投入。
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出“后土地财政时代”破局之路。南城县以县工创投集团为主体,设立产业引导资金,推出向优质企业投资入股、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等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果。该县工业税收从2020年的6.8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18亿元,其中以企业利润为税基的企业所得税从2020年的1.8亿元提升到2023年的2.8亿元,增长55.56%。南城县的经验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土地财政向产业财政转变的有效路径。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政府和企业共创辉煌,实现双赢的局面。南城县认真考量引进项目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在行业内地位、研发队伍水平、科研院所支撑力度等,严格入驻企业标准并加强企业扶持力度。比如,了解到杰创公司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及时给予该公司3800万元三年贴息贷款,由县国有平台公司入股1000万元,对企业予以支持。目前,杰创可年产各类芯片超过3600万颗,2023年以2.5亿元估值获得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边际高兴地说:“南城县实实在在为企业发展办实事。”杰创股东看到这样好的投资环境,主动以商招商方式陆续为南城县引进了氮化硅陶瓷、钙钛矿、砷化镓等先进项目。南城县招商引资形成1+1大于2的滚雪球效应。目前,南城县国有平台公司累计为11家企业提供产业引导资金2.94亿元,为18家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10.01亿元,投资参股8家企业资金达2.067亿元。
优化政务服务,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流环境,领导带头是关键。群众看到,南城县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果大、见效快,是因为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研究产业动态,抢抓市场机遇。比如,彭银贵带领县委组织部长走进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向大学生宣传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大有作为;带领有关企业到北京理工大学等发布技术需求;带领相关部门去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对接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项目……南城县已经引进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等10名国家级人才;引进新质生产力项目6个。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立足本地优势,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教育装备产业一直是南城县主导产业。南城县因地制宜,突出智能制造,着力引进一批业内有影响力的AI教育装备、智能家具制造企业。校具企业一项项脱胎于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目前,南城县有校具企业48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5家,从业人数10余万人,校具产品销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三分之一,并远销欧洲、非洲、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023年总产值189.32亿元,校具教育装备产业荣获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江西省润华教育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西省专精特精新型企业,董事长黄华深有体会地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强劲发展动力,润华教育装备集团拥有发明专利13项,外观新型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5项。
发展新质生产力,南城县加快动能转换,有立有破。立则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改造传统教育装备产业;破则对效益低、资源占用大、环保隐患多的化工企业做“减法”。在“立”与“破”过程中,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质生产力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作用空前显现。南城县平台公司资产从2021年178.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15.37亿元;2023年完成产值29.14亿元,较2021年增长25.29倍;实现利润3.57亿元,较2021年增长53.94倍。
广大群众直接受惠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南城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39009元增加到2023年45769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19646元增加到2023年24703元。工业园区就业人数连年递增,从2022年约10800人增加至2024年约12900人。
绵绵碧莹盱江水为新质生产力发育成长喝彩,峻秀奇丽丹霞山为经济社会进步发展欢呼。南城县,这座美丽的江西省直管试点县,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正在谱写县域经济现代化崭新篇章。(徐克强)
上一篇 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 为建设和美乡村增“颜”提“效”
下一篇 金融教育宣传走进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