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之窗!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沪上“芯芯向荣” 千亿级产业生产如火如荼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中芯国际一个扩产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

一手抓扩产,一手促生产。近日,沪硅产业临港厂区迎来全员复工,生产线达到满产水平。凯世通张江厂区研发人员加紧技术攻关,工程师忙着调试设备,希望尽快将设备交付客户。

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为代表的上海集成电路企业,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芯片供应没有断档。目前,多家上海半导体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全力确保订单按时执行。

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和复工复产措施加快落地,千亿产值规模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向好态势。

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是我国芯片制造业龙头。而它们停工,国内上千家芯片设计公司会受到重大影响。如果芯片设计公司受到影响,就会波及汽车、手机、电视机、机顶盒等终端市场。”芯谋研究董事长顾文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齐全,龙头企业云集于此。

集成电路素有“工业粮食”之称,对工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集成电路是产业链长且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整个产业链陷入震荡。

“上海的晶圆制造产能占全国(不含外资和合资企业)九成以上,一旦停工停产,影响难以预估。”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石建宾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上海封测、设计的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17%、27%。另外,上海是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分拨中心,全球前十大集成电路企业均在上海设有分公司,大部分为地区性分拨中心。

6月以来,上海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上海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石建宾表示,除发生疫情的企业外,上海的晶圆制造、封测、设备与材料等领域的集成电路企业复工复产率均为100%。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两大晶圆代工厂,产能持续满载,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我们的产线还是在100%运行,大量产能满足紧缺需求,包括功率管理、第六代无线网络技术(WiFi6)、微控制单元(MCU)等芯片,以及笔记本、手机所需相关组件。”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说,今年公司资本支出(约50亿美元)和扩产会按计划推进。

在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华虹半导体两大制造平台没有停止运转,以驻厂60%的人力完成了100%的产出任务。前四个月销售收入、出货量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多项运行指标屡创新高。

订单充足全力保交付

“作为上海市复工复产首批‘白名单’企业之一,凯世通的一批工程师在公司封闭生产一个多月,保障了新设备生产,并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及零部件。凯世通设备交付符合客户要求,4月下旬已交付首批设备;6月到年底,每月还有多台设备要交付。”万业企业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伟芳表示,目前,凯世通产线满工满产。

凯世通是万业企业控股子公司,是我国首家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低能大束流重金属离子注入机、低能大束流超低温离子注入机相继成功通过验证验收的设备厂商,并率先向客户交付了高能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机是集成电路制造四大核心装备之一。凯世通在手订单金额达6.8亿元,且正与国内多家重要客户洽谈新订单。

同样受益于下游晶圆厂的高景气,硅片供不应求。“尽管有疫情,但我们这边的生产基本没停过。”沪硅产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订单已排满,而且客户还要再追加订单,要抓紧增产扩容。

沪硅产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硅片是生产半导体产品的关键材料。沪硅产业正通过三家子公司积极扩产。“上海的扩产项目因疫情停了一段时间。一进入复工复产‘白名单’,我们就抓紧推进,希望能尽早达产。”沪硅产业上述负责人说。

疫情防控期间,多家上海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宣布取得重要成果。

全球半导体设备公司面临“幸福的烦恼”,不缺订单,但零部件交付周期一再延长,给整机交付带来不小压力。“海外零部件交付期普遍延长到9至12个月,国内情况比较理想。凯世通大部分采用国内零部件,我们去年提前采购了不少零部件,目前设备交付没有受到零部件延迟影响。”周伟芳自信地说,凯世通一定确保在客户指定时间内完成全部设备交付。

推动龙头企业变强

上海“芯芯向荣”,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缩影。石建宾表示,全球消费市场和智能化需求不断增加,5G、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及数字新基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长期向好。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认为,对半导体行业而言,未来10年有非常好的机会。主要原因是数字化转型推升芯片需求大幅增长。比如,电动车芯片含量是燃油车的10倍。

在顾文军看来,各地对集成电路产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给予大力支持。他说:“推动芯片产业大力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这是没有争议的,讨论的只是如何实现的问题。”

当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尚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受访人士认为,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材料、设备、高端零部件、高端设计等方面,美国半导体企业有优势。

人才紧缺等问题也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挑战。“现在半导体产业特别热,进来的资金很多,但这是一个‘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产业,是一个以高技术人才为主的产业。你可以一天募资100亿元,一天注册100家公司,但培养一个人才往往需要10至20年。”顾文军表示。

顾文军建议,集中精力扶大扶强,优先发展我国半导体龙头企业。他说:“让本身就是‘花’的企业散发芬芳扩大影响力。在它们身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让它们率先深度参与到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和竞争中。同时,我国半导体龙头企业要在变大后向变强方向发展,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发挥规模效应。进而带动我国半导体产业其它环节的进步,实现产业正向循环。”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上海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北京7月1日讯(记者 陈梦宇) 6月28日,Polestar极星宣布,“超豪华纯电SUV”极星3正式开启全球首批用户交付。据悉,Polestar极星目前有三款车型在售,包括轿跑车型极星2以及极星3、极星4两款SUV车型。来源:Polesta[全文]
    2024-07-02 02:00
  •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这是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提出的殷切希望,对新时期的汽车[全文]
    2024-05-23 02:00
  • 临近年末,各大车企进入促销冲刺阶段。12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门店了解到,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包括限时保险补贴、定金抵现等。问界、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品牌部分车型[全文]
    2023-12-28 02:00
  • 据外媒报道,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和福特两家汽车制造商在10月13日表示,受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发起的罢工的影响,两家公司将再次裁员1,250人。Stellantis表示,受已经持续了四周的罢工影响,该公司此前已经在美国[全文]
    2023-10-18 02: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上海之窗 sh.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